关于举办2025年电气设计仿真与光储电站智能设计仿真技能提升研修班的通知
各相关院校、企业单位:
“电气设计仿真与光储电站智能设计仿真 ”是发展绿色能源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保障,在推动实现“碳达峰 ”、“碳中和 ”的战略目标中作用显著。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、国家能源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(筹)、上海熙能慧博科技有限公司、逸莱轲软件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、依托产业基地为核心,计划于2025年5月17日开展“2025年电气设计仿真与光储电站智能设计仿真技能提升研修班”线上培训会议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研修背景
供配电系统设计是电力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,需要进行多种计算和绘制系统图才能完成系统的设计,计算包括负荷计算、短路电流计算、电缆截面计算(电压降计算、载流量的校正以及热稳定校验)、保护整定与灵敏度的校验等。
elec calc 是一款专家级的电力、源网荷储、微电网及供配电系统设计及仿真平台,集系统设计、计算于一体,高效设计出完全符合标准的电力和供配电系统;计算结果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、设备选型,整定值可指导现场的安装和调试;也可用该软件来校核和优化现有的配电系统;还可用其来研究配电系统的短路电流、相关电气参数,对系统未来的运行状况测试和仿真。
光伏电站投资决策取决于很多因素,比如光资源、山地遮挡、建筑遮挡、组件朝向、排布间距,逆变器选型,组串接线等都会对发电量造成影响;随着光伏配储的规模应用,屋顶资源有限,如何设计高效率的光伏电站,并具有最佳投资收益配比,成为行业的关注重点。
archelios 是一款智能光储电站三维建模、设计、仿真平台,集卫星地图,气象数据,三维建模,阴影仿真,逆变器选型,负荷管理,消纳计算,经济收益分析于一体,智能高效地协助工程师完成光伏及其储能电站的选址规划,前期方案,电气选型,可行性投资收益报告设计。
二、研修目的
本次研修班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与实操训练,使学员熟练掌握主流电气设计与仿真软件elec calc,光伏仿真软件archelios的使用方法,提升其在电气、电力工程设计、选型计算、优化及分布式光伏及其储能电站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。
三、研修安排
(一)研修班面向企业职工/中职/高职/本科师生开放,自愿参加培训人员请用手机微信识别下图二维码填写报名。
开课链接以微信群通知为主,请添加管理人员微信申请入群。
联系人:廖盈,15650752772(微信同号)
联系人:马晓帆,13661542198(微信同号)
(二)研修班设置时间、地点及相关说明。
周期 | 开班时间 | 研修内容 | 授课形式 |
第三期 | 2025年5月17日(周六)
(授课:9:00-11:30) (实操:13:00-16:00) |
1、从分布式电源、变压器到最终单个用电设备进行单线图设计,根据负荷大小与性质规划配电系统设备与线路,出具负荷分析报告,设备选型报告,电缆选型报告等课题,结合真实项目案例,分析案例配电系统的优化方式,完成绿色节能且经济安全的供配电系统设计; 2、从光伏电站选址,太阳能资源评估,三维光伏电站建模,逆变器配置,结合负荷曲线,储能容量设计,完成发电量仿真,阴影损失影响及如何优化,最终通过成本等经济参数出具项目可行性投资收益报告,模拟光伏储能电站的规划、电气选型、投资收益模型的全过程实践设计。 |
线上培训
开课前于微信群获取腾讯会议链接 |
四、参与对象
“2025年电气设计仿真与光储电站智能设计仿真技能提升研修班”面向企业职工/中职/高职/本科师生开放。
五、研修班培训须知
(一)入群通知,研修班培训相关通知均以“电气设计仿真与光储电站智能设计仿真研修班”通知群为主,请报名参加课程培训的人员添加管理人员微信申请入群。
联系人:廖盈
联系电话:15650752772(微信同号)
联系人:马晓帆
联系电话:13661542198(微信同号)
(二)本次“2025年电气设计仿真与光储电站智能设计仿真技能提升研修班 ”线上培训会议会给参加培训的学员颁发证书。
(三)课程培训相关资料,如电子教材、课件、练习题等,将在培训平台的指定区域发布。如授课期间所用到的系统软件账号,我们将在培训前1天发送到大家邮箱中,请注意查收,提前下载至本地设备,方便学习使用。
*注:课程教材有需要可自行购买。
六、第二期培训评价
研修班学员对 Trace 系列软件的教学价值给予高度评价:
- 绵阳城市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及参培教师:
- “两款软件能有效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设备不足、学生实训中的安全问题,所构建的仿真环境下的学习,把抽象的设计直观化呈现出来,有利于学生认知与理解”
- “收获挺多,软件很实用,集成兼容性较高,给校企合作、教学科研都带来不少帮助,有益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。”
-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教师:
- “对老师来说,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课程实用性,而且软件提供大量工程项目实例,教师可基于真实数据设计实验或案例,来提高学生兴趣。个人感觉还可以提高教师自身技能,通过3D建模、实时仿真,老师可运用这些技术优化课堂演示,提高教学互动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