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 TN 系统中单极分断能力问题的思考
这个问题源于 2010 年初有人向法国电气技术联合会(UTE)提出的一个疑问,以及随后被 NF C 15 – 100 标准(2013 年 5 月)修订案 4 引用的解释性文件 15 – 100 F13 中的回复:在TN系统的电气装置中,应如何选择短路保护设备的分断能力?
除了第 533.3.1 条的要求外,保护装置还必须能够在相电压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下,单极切断故障电流。
提出这一要求的故障情况是指仅在一相与地之间的故障,无论电路是四线、三线、二线还是单相。在所有这些情况下,保护装置仅在单极上承受负荷,并且该极两端的电压为电路的相电压。
因此,问题在于如何进行这种验证。自 2015 年 7 月起,FD C 15 – 500 文件的第 9.5 段提供了第一个关键要素,明确了进行此项验证时应考虑的最大故障电流:
TN 系统中最大故障电流 Iefmax 的计算
计算该短路电流是为了确定所需的单极分断能力。在相与PE导体或PEN导体之间发生短路的情况下,Iefmax 等于:
并且必须满足: Iefmax < (在 Un/√3 电压下的单极分断能力) 如果等式左边的值确定了,那么就只剩下确定等式右边的值。但这正是问题的难点所在。 首先排除答案较为明确的情况:
- 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,单位为 mm²。
- K 是一个系数,它考虑了导体材料的电阻率、温度系数、耐热性能,以及导体的初始温度(对于有负载的导体或电缆内的保护接地导体 PE,初始温度为长期运行时线芯的最高温度;对于单独的 PE,初始温度为环境温度)和最终温度(短路时线芯的最高温度 )。
该标准定义了一种用于确定相间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(IIT)的测试方法,这在 IT 系统的电气装置中很有用。当然,这个值可以在TN系统中使用,但由于测试电压较高,在大多数情况下,这个值过低而无法使用。
另一方面,NF EN 60947 – 2 标准没有规定在相电压下进行同样类型的测试。因此,我们所需要的单极分断能力值并非在制造商的技术资料中都能找到。
相关问题:如果有相电压下的单极分断能力值,那么当极限分断能力是通过派生得到(这个问题在 IIT 中不存在,因为 IT 系统中不允许派生),或者在与隔离开关配合时,该如何处理呢?
当前情况
自从在标准中加入 TN 系统相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的验证要求以来,已经与制造商联合会、软件开发商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化机构进行了多次讨论。然而,到目前为止,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确定的官方立场。
近年来,法国断路器制造商应用户和软件开发商的要求,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其技术文档中提供相关数据。但外国制造商提供相关数据的情况较少,这可能是因为 TN 系统相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的验证要求(其技术相关性已得到证实)仅在法国标准中有明确规定,而在等效的 IEC 或 CENELEC 标准中并未明确规定。
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
3P、4P 和无“缩小”相极的 3P + N 断路器:从逻辑上讲,相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应等于相间电压下的极限分断能力,就像 NF C 15 – 100 标准(533.3.1)中对相间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 IIT 的注释所写:“在没有更精确信息的情况下,可以认为三极和四极设备在相间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至少等于在 √3 倍相关电路标称电压下的三相极限分断能力”。这样的提议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。
有“缩小”相极的 3P + N、2P 和 1P + N 断路器:只有制造商能够提供相关数据。
派生或配合的使用:同样,只有制造商能够提供相关数据。
我们也希望 IEC 60947 – 2 标准的下一次更新能够纳入确定相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的测试方法。
Trace Software 的立场
作为电气设计软件的开发商,一旦用户选择了设备型号,对 TN 系统相电压下单极分断能力的验证就必不可少。如果我们有制造商提供的相关数据,自然会进行验证。
在无法获取这些数据的情况下,我们不应 “视而不见”,也不应建议用户这么做。因此,软件将会显示一个错误提示。如果用户向制造商咨询该情况并得到相关说明,那么用户就可以对这个错误提示作出合理的解释。
关于 elec calc™
elec calc™ 电气软件是一款专家级的电力、源网荷储、微电网及供配电系统设计仿真计算软件,集系统设计、计算于一体,高效设计出完全符合标准的电力和供配电系统;计算结果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、设备选型,整定值可指导现场的安装和调试;也可用该软件来校核和优化现有的配电系统;还可用其来研究配电系统的短路电流、相关电气参数,对系统未来的运行状况测试和仿真。
其特点有:智能系统图绘制,可实时计算:短路电流、潮流分析、三相平衡、无功补偿、弧闪分析、电缆选型、电缆载流量,实现系统多运行方式仿真计算,自动生成计算书,系统单线图,设备清单等结果输出,适用于工业,数据中心,基础设施等行业的电气设计与计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