载流导体截面如何确定?电气设计必看指南

电缆的选型与截面计算是保证电气装置安全运行和性能达标的关键。如果电缆选得不合适,可能会导致过度发热、能耗增加,甚至让整个供电系统过早老化。那么,确定载流导体的截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?又该如何高效完成这一复杂计算?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,文末将推荐一款高效的标准化工具。

一、确定导体截面的核心因素

要算出合适的导体截面,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必须纳入考量:

  1. 持续允许电流校验
  2. 电压降核算
  3. 热应力承受能力验证
  4. 额定电流匹配

在最常见的场景(电缆由过载保护装置保护)中,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

  1. 电缆的允许电流(Iz)必须大于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(In)或整定电流(Ir);
  2. 保护装置的约定动作电流(I₂)需小于1.45 × Iz。

具体到不同保护装置,要求略有差异:

  1. 若使用断路器保护:Iz ≥ In
  2. 若使用gG/gM型熔断器保护:
    • 当In ≤ 4A时,Iz ≥ 1.45 × In
    • 当4A < In < 16A时,Iz ≥ 1.31 × In
    • 当In ≥ 16A时,Iz ≥ 1.10 × In

二、持续允许电流怎么算?

导体的持续允许电流,核心取决于其“持续运行时导体芯的最高温度”。

电流通过导体时,会因焦耳效应产生热量,这些热量会通过绝缘层传导到外部环境(空气或土壤),最终通过对流或传导散发。当发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,导体芯将稳定在某个温度,即“持续运行温度”。该温度必须低于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,否则会显著缩短电缆的使用寿命。

简单说,“持续允许电流”就是在特定环境下,能让导体芯温度刚好达到允许最大值的电流。

1. 参考规范与简化计算

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287系列标准详细规定了允许电流的计算方法,但对于低压电气装置设计中大量电缆的选型来说,直接应用该标准进行计算过于复杂。

好在低压电气装置相关标准(如IEC 60364-5-52,以及我国对应的GB 50054等)中,给出了“典型敷设方式”,让工程师能更轻松地确定允许电流。

具体需要结合以下参数:

  • 电缆/导体类型
  • 敷设方式
  • 基准敷设方式
  • 敷设相关的校正系数
  • 中性线的谐波含量

2. 电缆与导体的类型

导体芯材质

导体的电阻率(直接影响其电阻值)主要由芯材决定。实际设计中常用的有:

    • 退火铜(裸铜或带金属镀层)
    • 铝或铝合金

导体芯可分为实心和多股绞合,具体参数可参考IEC 60228标准。

  • 材质
  • ρ₀ (mΩ·mm²/m)
  • 18.51
  • 29.41

其他温度下的电阻率可按公式计算:ρθ = ρ0 [1 + α(Tθ -T0)]

绝缘材料

绝缘材料直接决定导体芯的最高允许温度,常见的有两类:

  • 热塑性材料(如PVC):持续运行时导体芯最高温度为70℃
  • 热固性材料(如橡胶、XLPE、EPR):持续运行时导体芯最高温度为90℃

电缆结构

允许电流与导体芯和环境的热平衡相关,因此电缆的结构也会影响计算,需明确类型:

  1. 绝缘导体:由导体芯、绝缘层及可能的屏蔽层组成,需要额外的机械保护措施(如穿管、线槽等)才能作为载流导体使用
  2. 电缆:包含一根或多根绝缘导体,可能有单独护套、集合保护套或保护管,可直接敷设使用,通常无需额外机械保护
    • 多芯电缆:包含多根绝缘导体
    • 单芯电缆:仅含一根绝缘导体,需明确同一回路的敷设方式(如“三叶形”或“平行排列”)

载流导体数量

载流导体的数量会影响电缆的热平衡。计算时,需统计“实际承载电流的导体”数量。

在三相平衡电路中,中性线通常不纳入载流导体数量统计。因此,4芯电缆的允许电流与同截面的3芯电缆相同。

三、敷设方式与基准方法

IEC 60364-5-52标准(国内可参考对应规范)的附录A(表A.52.3)列出了约50种典型敷设方式(编号1-73),这些典型敷设方式对应着 10 种“基准敷设方式”(A1, A2, B1, B2, C, D1, D2, E, F, G)。基准敷设方式的允许电流值已通过试验或计算确定。

举几个典型敷设方式的例子:

基于基准方式,IEC 60364-5-52标准提供了不同截面导体的允许电流表,还考虑了绝缘材料、导体材质、载流导体数量等参数。

比如,PVC绝缘电缆(3根载流导体,铜或铝芯,导体芯温度70℃,环境温度:空气30℃、土壤20℃)的允许电流如下(节选):

四、校正系数怎么用?

上面表格中的允许电流值,仅适用于单根电缆在特定空气/土壤温度下的情况。实际中,若多根电缆并排敷设或环境温度变化,需用“校正系数”对表格值进行调整。

1. 空气温度校正

对于架空或明敷电缆(除D1、D2基准方式外),当环境温度不是30℃时,需根据 IEC 60364-5-52 表 B.52.14 进行校正。

2. 土壤温度与热阻校正

对于直埋电缆(D1、D2基准方式):

  • 土壤温度不是20℃时,按表B.52.15校正(例如PVC绝缘电缆在40℃土壤中,校正系数为0.71)

  • 土壤热阻不是2.5 Km/W时,按表B.52.16校正(例如直埋电缆在热阻1.5 K·m/W的土壤中,校正系数为1.28)

3. 成组敷设校正

标准表格中的允许电流适用于单回路。若多根导体或电缆成组敷设,需根据基准方式套用校正系数。

例如,单芯电缆在多孔托盘或电缆架上(基准方式F)的校正系数,会因敷设排列(平行或三叶形)、回路数量不同而变化。

五、elec calc:电缆选型的效率神器

电缆截面计算涉及海量规范、参数和校正系数,手动计算不仅耗时,还容易出错。而 elec calc 电气计算软件能帮你轻松搞定:

✅ 实时适配敷设方式变化(如单芯/多芯、穿管/直埋、成组排列等)

✅ 自动计算温度、谐波、土壤热阻等校正系数

✅ 严格符合IEC 60364-5-52、NF C 15-100等国际规范及国内对应标准

✅ 直观呈现设计约束,减少人为失误

✅ 自动生成详细的合规报告,记录所有设计假设

无论是低压配电系统的电缆选型,还是复杂场景下的截面优化,elec calc 都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,确保设计安全合规。

想让你的电气设计更高效、更精准?现在就试试 elec calc,让专业工具为你的工程保驾护航!

关于 elec calc™

elec calc™ 电气软件是一款专家级的电力、源网荷储、微电网及供配电系统设计仿真计算软件,集系统设计、计算于一体,高效设计出完全符合标准的电力和供配电系统;计算结果可直接用于实际工程、设备选型,整定值可指导现场的安装和调试;也可用该软件来校核和优化现有的配电系统;还可用其来研究配电系统的短路电流、相关电气参数,对系统未来的运行状况测试和仿真。

其特点有:智能系统图绘制,可实时计算:短路电流、潮流分析、三相平衡、无功补偿、弧闪分析、电缆选型、电缆载流量,实现系统多运行方式仿真计算,自动生成计算书,系统单线图,设备清单等结果输出,适用于工业,数据中心,基础设施等行业的电气设计与计算。